欢迎访问魅力红河!请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详情

美在梯田

分享到:
来源:魅力红河     2017-10-26 09:44:56
字号:T|T

数千年前,哈尼族的祖先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驻足在了哀牢山脉红河流域的中下游,从此,在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定居下来,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息、繁衍、劳作,创造了绚烂的哈尼族历史文化,其中以梯田文化最具代表性。梯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般的生产方式演变到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走过了上千年的岁月,积淀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当你步入崇山峻岭放眼红河两岸,上百万亩梯田在眼前展现了一幅幅气象万千、色彩斑斓的壮丽画卷,观之不无赞叹,无不感到神奇。

梯田不是哈尼族独有的创造,国内外众多的民族都开垦梯田,然而在所有的梯田中以哈尼梯田最有特色,它已经成为哈尼族独特的标识。梯田是研究哈尼族历史文化的无字书,历史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稻耕文化研究者、摄影爱好者、旅游爱好者等各类人群都可以在此找到自己的乐园,淘到宝藏。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无数次踏足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地的梯田,无数次感受它的风韵。在所有的感受中,使我流连忘返的是梯田那份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特有的美,这种美好的感受真是一言难尽,张寒、吴玉合著的《梯田印象》便有对梯田琳琅满目的美的不尽描述,说出了我想说而无法诉说的梯田情愫。

这些年来,红河州有两个题材备受文化人的关注,一个是百年滇越铁路史,一个便是以元阳梯田为代表的梯田文化。随着红河州旅游业的升温,特别是哈尼梯田十年申遗工作的有力推动,梯田从沉睡深山不为人知到逐渐撩开神秘的面纱走向世人,引起了海内外人们的热切关注,客人蜂拥而至。众多的文化人更是对梯田文化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了描述和研究,各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张红榛女士主编的《文化解读哈尼梯田丛书》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近日,飘逸着缕缕暗香的《梯田印象》也即将问世。这些作品充分发掘了梯田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价值,加之旅游业的助力,给古老的梯田注入了新的活力,梯田实现了涅磐,在新的时代显现出了更大的价值和更加强大的生命展力。

《梯田印象》没有从纵横驰骋的历史高度去论述哈尼梯田的前身、今世和未来,而是用自己的视角,从作者亲力亲为梯田的漫长岁月中,贴近哈尼山寨的生产生活,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慢慢的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丽的梯田诗话,读之,我们会不知不觉的跟随着作者的笔迹一路走去,一同去领略哈尼山寨和梯田的美好,宛若身临其境,更会沉醉其间。读《梯田印象》如品清茶,需要慢慢的品味、静静的领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感受其美。


哈尼梯田的美多姿多彩,内涵丰富。一片片万亩梯田首尾相连,由低到高,形成千级台阶,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有的玲珑小巧,依偎在森林边、溪流畔,静若处子,显得格外含蓄和恬静。白天,阳光四射,村民在田里劳作,梯田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夜里,在月光下,银色的波光使梯田又有了一份独特的冷艳和神秘……

哈尼梯田的美四季皆有,四季不同。梯田跟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在阳光下、在雨雾中、在云海里,她犹如百变女郎,尽显千姿百态,万种情怀。

哈尼梯田的美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大凡人类在一个地方活动久了,往往会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冲突,二者的关系会被撕裂开来,甚至同归于尽。而《梯田印象》描绘的地方却给世人展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在那里,山水、森林、村寨、梯田、人畜相依相存,相伴同行。

哈尼梯田的美诉说不尽,风光无限。

虽然人生由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交织而成,世间随处可见善美恶丑,都必须面对,但无论如何我以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使前行的步履不那么沉重,使艰辛的旅途多一些欢乐和美好,人生的真谛就在于此。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为美而死”诗中借两人的对话表达了她对“美”矢志不渝追求的精神:“我为美而死,但是还未在我的墓里安息。又有个为真理而死的人来躺在我的隔壁。他悄悄的问我为何而死?‘为了美’我说。‘而我为真理,两者本为一体:我们是两个兄弟’。于是像亲人在夜里相遇,我们便隔墙谈天,直到青苔爬上唇际,将我们的名字遮掩。”

是的,人的一生还有什么能比追求美和真理更重要呢?美无处不在,真理无处没有,有了美和真理的陪伴,生活便有了色彩、信心、坚毅和笑容,就无怨无悔。

让我们随着《梯田印象》去感受壮美的哈尼梯田吧!


请 登录 后在发表信息

提交

  • 文章推荐

    Recommend

泸西情结

我是哑掉的诗人生长在赤红赤红的土地上喝着东子河的水张望听着三庵六阁七寺八庙的故事成长看着石板路水泥路柏油路学会思量一条弯弯路牵着我走过头塘二塘三塘走向繁华的京都蓝色的海岸一路上听马帮攀越崇山的蹄声感受